Photo/Unsplash
申請國外學校跟申請國內一樣都有讀書計畫的要求,但兩種有內容及形式上的差異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申請國外的學校需要什麼吧!
留學讀書計畫怎麼寫
留學讀書計畫是什麼?
讀書計畫的原文是 Statement of Purpose, SOP,也有學校稱之為 Statement of Intent。通常在申請國外的學士後學程,尤其是研究所時,學校會要求繳交一份讀書計畫。這份文件不只是學校用來評估一位學生的申請背景、與學校的相適性,更是學校判斷學生人格特點的一份重要文件。
在撰寫這樣一份重要的文件前,可以先拿一張紙畫一個要提及的重點雲圖,先確立好撰寫策略及方向,同時也是防範自己寫一寫偏離主要內容的好方法。
通常所有的書審文件會在申請前的 1-2 個月先將重點內容撰寫好,到了最後英文檢定成績出來、確定最終申請學校後,再根據個別學校希望招收的學生特質及發展方向做針對性修飾,能大幅減少申請前臨時煩惱的時間與壓力。
留學讀書計畫寫作重點
讀書計畫不外乎包含以下五個重點:
- 申請該科系的動機
- 陳述自己的背景教育經驗(修課 / 研究 / 專題 / 論文)如何適合該校系
- 陳述自己的背景實務經驗(工作 / 實習 / 志工)如何適合該校系
- 短(碩士就讀期間)、中(碩士畢業後)、長(長遠發展)程計畫
- 為何選擇這所學校與這個科系
如何寫出學校想看的讀書計畫
多數學校的 SOP 想看到的內容,多半是以下問題的延伸:
- What attracted you to this major?(申請動機)
- How will a master’s degree in this field benefit you in your present or future career?(短中長程規劃)
- Why do you believe you would be a good candidate? / What can you bring to our community/school? / Describe how your past & future professional endeavors align with the school’s goal?(說明對該校系的了解、背景教育與實務經驗如何讓你在這裡成功或為學校帶來效益,以及和學校或學院宗旨的發展合適性)
- A problem you would like to solve, or have already solved using skills in the field(用該領域的技能所希望解決或曾經解決的問題)
- Any significant hardships you have experienced(所經歷過的重大挑戰或困難經驗,以及如何克服)
- 其他想告知學校的事項,例如解釋影響過去學業表現的因素,或是就業空窗期的原因。
延伸閱讀:【美國留學申請指南】留美不是夢!2025美國留學費用/條件/準備懶人包
RUNA 專業書審服務
Runa 的書審服務中,我們會依據學生的背景教育 / 修課經歷及實務經驗,並結合欲申請的校系方向做分析,提供專業的撰寫策略。除此之外,無限次數的書審修改服務,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,把每一份文件寫到最佳狀態再進行送件。
所有的書審文件都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,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撰寫方針,才能最大化錄取機率唷!
留學讀書計畫常見問答
留學計畫篇幅應該要多長?
部分學校會明確規定 SOP 的篇幅。最理想的作法,是在初步撰寫時先依題目將內容展開到一頁半左右,後續再依學校規定做刪減,這樣可以避免最後才發現字數不足或刪減過度而影響內容完整性。
留學讀書計畫一定要用英文寫嗎?
雖然最終送件必須是英文版本,但在策略布局與內容邏輯構思階段,使用母語撰寫會更容易組織思路,也能確保文章完整度。建議先用中文完成初稿,再翻譯成英文,最後再做語言潤飾。
申請研究所的讀書計畫要寫什麼?
雖然各校系的題目會不同,但多半都圍繞動機、背景、發展計畫三大面向。可以先依此主軸撰寫,再針對題目細部調整。
可以寫自己不確定的研究方向嗎?
可以,但要巧妙處理。建議先到目標校系的 Faculty 頁面,尋找研究方向與自己興趣相關的教授。如果找到,可以在 SOP 中直接提及該教授的名字,並表示希望在其指導下進行研究,這樣既能表現出開放性,也能顯示你已經做過功課。
讀書計畫vs自傳
雖然大部分學校在申請碩士時只要求讀書計畫,但也有少數院校(如 UC 系統)會同時要求自傳(Personal Statement, PS)與 SOP。此時必須仔細閱讀學校的要求,避免兩份文件內容重複。
一般來說,可以把自傳理解為「過去 – 現在」,而讀書計畫則是「過去 – 現在 – 未來」。自傳更多著重於成長背景與塑造個人特質的經歷,讀書計畫則更強調背景的合適度、未來方向與專業規劃。